2014 秋季拍卖会 中国油画雕塑

11月20日 下午4点
北京昆仑饭店


本公司不再对禁止出境拍品标注“*”,由买受人自行向有关部门申请办理文物出境审核手续。 所有成交价均已包含15%买家佣金。

Lot 876

郭柏川  戴红花的女郎(明子)

估价(人民币):120,000-160,000

未成交

签名:签名:柏 ミヨコ(明子)

材质:纸本 蜡笔 色粉

尺寸:27.1×19.1 cm.

出版

《台湾美术全集第10卷:郭柏川》,艺术家出版社,台北,1993年4月,第230页

简介

说明:失落的五年时光
在郭柏川的个人历史中,有一段颇为扑朔迷离。从1926年赴日游学到1937年回北平任教,郭柏川在日本共生活了十一年。其中1933年到1937年的五年时光,却似乎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在他的年谱和传记资料中几乎是一片空白。我们只能凭借他的亲人朋友的点滴回忆来勾勒那五年的大致轮廓。他的夫人朱婉华曾写到:“三十三岁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走出东京上野美术学校的大门时……只有他(郭柏川)仍认为自己的根基未固,在艰恶的生活中埋首于素描的基础及绘画材料和技法的研究达五年之久。他把各种色彩配合在画布上,注明日期,五年后再看它的变化结果。”①而其良师益友梅原龙三郎在1940年到访北京时则称:“鄙人初识郭君,约在君以最优秀成绩毕业东京美术学校一二年后,迄今将近十年矣。…… 去年鄙人莅京时,复观君之作品,其精进处远胜于昔,甚为惊异。”②从这些只言片语中,可以发现三点重要的信息:一、从毕业到赴北平以前的这五年间,郭柏川醉心于色彩的营造;二、他在这期间结识了色彩大师梅原龙三郎;三、经过这五年对色彩的潜心研究,郭氏的作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难看出,这失落的五年正是郭氏艺术生涯中极为重要的积累期,为真正“郭柏川样式”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这幅《女子像》油画(拍品编号875)绘于1934年,正处于失落的五年间。它也是这个时期唯一曾经著录的作品,被收录在《台湾美术全集10:郭柏川》中。③对于热爱郭柏川艺术的人来说,其珍稀程度与历史价值都是无法估量的。而从了解郭柏川艺术的演化及研究中国现代艺术发展脉络的角度上看,这幅作品也是不能错过的重要参考。
作品中的神秘女子身着当时最时髦的旗袍,发型和妆容也紧随潮流,肤色在蓝色旗袍的映衬下显得红润健康,极具时代风采。此时的郭柏川对画面的把握显然比在学校期间更加自信,块面转折一气呵成,笔法干脆利落。作品的色彩温和典雅,已经逐渐摆脱了受冈田三郎影响的沉郁色调,但后期作品中对比强烈的明丽色彩尚不显著。但一些明亮的用色已开始出现在画面里,例如下颚的一抹深红,和旗袍阴影里的一点普兰,虽然比例不高,已显现出他用色彩塑造形体的特色。画的左下角留下了英文签名和公元纪年,那是郭柏川学生时期就有的落款习惯,为我们给作品断代提供了宝贵的历史信息。
自由奔放的新风格
与早期的《女子像》相比,《戴红花的女郎(明子)》(拍品编号876)则展现了郭柏川成熟时期的风采。郭柏川一直特别关注绘画的媒材,他在1940年代成功研究出了如何在宣纸上使用油彩,而到了1950年代又对粉彩和蜡笔产生了兴趣。1954年到1966年间,他画了一批以台湾风景为主的色粉画,这幅《戴红花的女郎(明子)》应是这一系列仅有的人物肖像画。整幅作品皆以线条构成,人物以赭石勾勒轮廓,与他喜用红色勾勒人体的做法异曲同工。而他成熟期作品中最为偏爱的红蓝配色,在这幅作品中也有所体现。女子枚红色的花饰和嘴唇,与衣襟上率性的宝石蓝色的笔触对比鲜明,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而浅粉色和浅灰色线条的加入,则使色彩层次更加饱满。郭柏川仅以寥寥数笔,便勾勒出这样一幅形神兼备的佳作,足见其艺术积淀之深厚。
纵观郭柏川的创作历程,无论是日本时期的苦心孤诣,还是成熟时期的炽烈奔放,都在他的艺术之路留下了清晰的印迹,不仅是他艺术演变的重要见证,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注释
①黄才郎:《精炼而美丽的感情—论郭柏川的生平与绘画艺术》,《台湾美术全集10:郭柏川》,艺术家出版社,台北,1993年4月, 第19页。
②《梅原龙三郎与郭柏川》,台北市立美术馆,1998年5月,第23页。
③参见《郭柏川作品分类表》,《台湾美术全集10:郭柏川》,艺术家出版社,台北,1993年4月,第35页。

京ICP备17021058号-1
版权所有 © 2005-2024. 北京诚轩拍卖有限公司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甲6号华熙国际中心C座26层 邮编: 100022
电话: (86-10)5887.0808 传真: (86-10)5887.0909 Email: info@chengxuan.com